為促進我院假肢科發(fā)展,提升截肢患者的生活質量。4月26日,受仁慈醫(yī)院院領導邀請,中國知名假肢制作大師、三屆殘奧會(2004年/2008年/2012年)中國殘奧隊殘肢運動員假肢制作師俞雅寧,德國拜羅伊特大學運動、商業(yè)與法學碩士Michael Kollmann一行來徐,通過親診和講座的形式,與患者、醫(yī)護人員進行交流。
病房里的義診
“終于盼來了。”站在徐州仁慈醫(yī)院病房樓九樓醫(yī)生辦公室,推著輪椅的李明(化名)老伴,小聲念叨著。
63歲的李明,因車禍,導致右腿嚴重受傷,自根部截肢??紤]到年紀不算大,老伴就想給他裝個假肢,以期能擺脫輪椅自由行走。
“能站起來嗎?”俞雅寧老師問。“能站一會兒。”說完,醫(yī)生和老伴攙扶著李明,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。俞老師上前,蹲下,解開包扎的紗布,認真檢查傷口愈合情況。前后短短2分鐘,李明便開始大幅度搖擺。
“你這個不行哎,體質有點弱。咱們做假肢取模最起碼得站十幾分鐘。你還得加強鍛煉。”待李明坐下,俞老師拉家常式的問起他的年齡,鼓勵道:“你這才63歲,也就比我大個7歲左右,年齡不算大。咱們得好好鍛煉。以后裝了假肢,最起碼可以自由行走。去哪也不用帶‘警衛(wèi)員’咯”。說完,全場哈哈大笑。凝重的氣氛開始褪去。
俞雅寧老師挨個查看了截肢患者恢復情況。并通過語言鼓勵讓患者重塑自信。認真嚴謹?shù)膽B(tài)度,讓醫(yī)護人員、患者、家屬們贊賞不已,直呼“不愧是大師,真的是太專業(yè)了”。
擺滿支具的講座
徐州仁慈醫(yī)院住院樓二樓會議室,坐滿了不值班的醫(yī)護人員。
14:00剛到,嚴謹?shù)牡牡聡v師-德國拜羅伊特大學運動、商業(yè)與法學碩士,英國紐卡斯爾諾斯比亞大學國際獎學金獲得者Michael Kollmann,便在翻譯的幫助下,開始了預定的演講。
Michael Kollmann首先介紹了德國支具制造流程,他說:“輔具的制作是非常嚴謹科學的。雖然大部分流程以機械化運作,但特殊部位的打造,還是要依賴手工進行。”一番鋪墊,隨后,Michael Kollmann演示了各種輔助支具,特別是骨科膝關節(jié)、脊柱的輔具使用情況及技巧。這些種類繁多的輔具,作為康復治療的補充,能很好的糾正不固定畸形和防止畸形加重,對病人意義非凡。
整個講座持續(xù)近2個小時,期間,醫(yī)護人員不時翻閱材料并與Michael Kollmann進行交流。
講座結束后,石榮劍副院長進行總結。他強調,創(chuàng)建三級骨科醫(yī)院,是徐州仁慈2017年度重點工作計劃。作為骨科學科建設中的一部分,康復及訓練,也非常重要。希望大家以后拓寬思路,加強醫(yī)護技三方合作,提升學科專業(yè)水平。